2024年12月05日  星期四
热门搜索:民主办会  规范运作  改革  服务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政策法规 >  国家政策法规
政策发力助循环经济健康发展
【添加时间:2024-12-02 】   来源:经济日报 分享:


日前,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资环集团”)正式成立,引发市场对循环经济的关注。当前循环经济发展情况如何?政策引领在助力循环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什么作用?产业发展还存在哪些短板?如何促进循环经济健康发展?

强化政策引领

《“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将全面推行循环型生产方式,基本建立资源循环型产业体系,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产值预计达到5万亿元。为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建设,10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6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鼓励可再生能源设备的更新升级和废旧设备设施的循环利用。

中国社会科学院投融资研究中心副主任陈经伟表示,为推动循环经济发展,我国已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如《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以及《循环发展引领行动》等。此外,2008年我国还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在政策的引导和推动下,循环经济在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十三五”时期,与2015年相比,2020年我国主要资源产出率提高了约26%,单位GDP能源消耗大幅下降,单位GDP用水量降低了28%。同时,再生资源的利用能力也显著增强,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废纸利用量、废钢利用量等均实现了显著增长。

“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的关键时期,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尤其是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实现从“点”到“线”、从“线”到“面”的系统性跨越,已成为更加迫切的任务。兰格钢铁研究中心主任王国清表示,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废旧资源的蓄积量逐步提升。近年来,循环经济体系的加速建立,为废旧品市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为此,《“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以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主线,围绕工业、社会生活、农业三大领域,提出了三大主要任务,并部署了五大重点工程和六大重点行动。今年以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意见》《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等一系列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举措也陆续出台,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优化市场结构

工业固废,这些被“放错位置”的资源,通过综合利用,不仅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还能推进工业绿色低碳发展,成为减少碳排放的重要手段。

中国中化所属的中化环境资源发展(上海)有限公司正与相关轮胎企业共同开发环保再生炭黑新材料的标准体系和产业应用,以打造废轮胎回收及循环利用的新型数字化商业模式。目前,公司每年固危废处置及资源化运营规模约23.25万吨。

中国五矿积极构建循环型经济体系,通过资金投入和技术攻关,在资源回收和再利用方面取得显著成果。在湖南有色铜铅锌产业基地,他们开展了固废协同利用集成示范项目,回收的金属元素超过16种,资源综合利用率高达90%以上。

为抓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机遇,中国节能所属的中节能(肥西)环保能源有限公司于2018年12月份开始建设肥西县生态环保产业示范园,旨在打造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示范项目。预计将形成每天3900吨的固废处理总规模。

清华大学战略新兴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胡麒牧指出,尽管近年来资源回收规模快速增长,但行业发展仍存在回收利用率低、部分领域回收利用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大、市场格局分散、竞争秩序不规范等问题。因此,亟需培育一批行业龙头企业,通过发挥其在技术、规模、管理等方面的优势,提升资源回收利用效率,放大产业链上下游及相关行业间的协同效应,优化市场结构。

作为全国性、功能性的资源回收再利用平台,中国资环集团将同步设立多家专业化子公司,涵盖线下资源回收网络建设、废钢回收、电子产品等耐用消费品回收和以旧换新、新能源汽车和电动自行车废旧电池业务、退役风电和光伏设备回收、废有色金属回收以及废塑料回收加工等多个领域。

中国资环集团董事长刘宇此前表示,公司成立后,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市场化重组整合国资央企的相关资产和业务。

陈经伟表示,此次循环产业“国家队”的成立,是解决我国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弥补产业短板、实现我国循环产业规模化和系统化发展的有益尝试。

加快弥补短板

《2024—2030年中国再生资源行业市场竞争策略及未来发展潜力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再生资源回收总量达37636万吨,回收价值共计12988.8亿元。据赛迪顾问相关报告,2023年资源循环利用产业规模达40774.4亿元,同比增长13.1%。

“在近20年的实践探索中,我国虽然通过广泛利用产业废弃物、废旧物资回收以及发展绿色环保产业等措施,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但尚未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陈经伟认为,循环经济及其产业强调的是系统性、整体性、结构性和动态性的节约,其运行过程和结果都具有综合性。然而,当前我国资源循环型产业主体仍以分散型中小企业为主,大型企业相对较少,且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供需关系尚未得到充分协调和匹配。一些产业链较短,耦合性弱,高价值产品及相关高端技术产业较为匮乏。

针对当前循环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副研究员孟小燕认为,首先,问题在于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水平有待提升,我国“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生产生活方式尚未得到根本性转变。其次,循环经济技术产业体系亟待升级,部分核心循环经济技术工艺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再次,相较于环保等领域,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领域的法律法规强制性不足。最后,政策支持体系仍需进一步完善,包括税收优惠、金融支持等方面。

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综合性强、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孟小燕建议,应全面推进各类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同时,要培育壮大循环经济产业,完善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此外,还需完善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保障,鼓励有条件的地区设立循环经济专项资金、产业引导基金,对重点工程和示范项目、关键共性技术创新攻关等给予专项补贴等支持。

更大的经济效益、更少的资源消耗、更低的环境污染,这既是循环经济的核心要义,也是推行循环经济的初衷与目标。“展望未来,随着行业运行体制机制的不断完善,市场竞争秩序的日益规范,以及优质经营主体的不断涌现,我国各领域的资源回收率、回收利用技术水平将持续提升,商业模式和管理模式也将不断创新优化,资源回收利用产业链的附加值将不断提升。”胡麒牧说。


京ICP备14027375号-1    版权所有: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   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