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以下简称“中企研”)在京组织召开“学习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座谈会。来自政府部门、中央企业、地方国企、民营企业的数十名代表齐聚一堂,深入学习贯彻两会精神,围绕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进行交流。
中企研会长,国务院国资委原党委委员、秘书长彭华岗;全国政协委员,中企研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国家“十四五”“十五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黄群慧;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苟护生;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刘泉红;国家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专职股权董事夏成楼;辽渔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吕大强;安徽省投资集团、省能源集团原董事长陈翔;辽宁省轻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许壮志;广西旅游发展集团外部董事、总会计师曹玲;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王建伟以及来自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广东广咨国际投资咨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政府部门、中央企业、地方国企、民营企业的数十名代表出席会议。会议由中企研副会长兼秘书长谭剑主持。
彭华岗指出,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是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对于全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不懈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彭华岗表示,通过近期与众多企业家交流及各地调研,深刻认识到我国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关键节点。当前,国内科技发展态势强劲,深刻影响经济社会;国际局势深刻变革,世界秩序重构轮廓渐显。在此背景下,中国展现出的战略定力、政治稳定性与可预期性,已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突出竞争优势。彭华岗强调,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有效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加快建立国有企业履行战略使命评价制度”“鼓励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内容,值得企业界高度关注与深入研究。此外,他还介绍了由中企研牵头建设运行的中国供应商ESG评级平台的价值与优势,为企业发展提供新思路与实践路径。
座谈会上,两位刚参加完两会的全国政协委员黄群慧、苟护生分享了对政府工作报告的体会。
黄群慧表示,2024年,面对复杂形势,中国依然完成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实现高质量发展。黄群慧认为,2025年经济政策呈现“积极有为”与“强化民生导向”的显著特征,并提出四点认识:一是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加剧;二是必须高度重视我国劳动力人口结构性下降问题;三是服务行业增速放缓成为经济增长“堵点”;四是CPI涨幅指标长期低位运行,消费降级问题凸显。黄群慧还对2025年经济政策趋向及十大重点工作进行了深入解读。
苟护生指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务实高效,聚焦“办成实事”。2024年我国经济顶住内外压力,为“十四五”目标实现奠定了坚实基础:一是经济社会发展“稳”的基调持续巩固,5%的增长目标顺利实现;二是产业发展“进”的势头明显改善;三是民生保障“牢”的底线不断夯实。对于2025年重点工作,扩大内需导向下的“两重”“两新”、防范化解地方债务“组合拳”、城市更新等惠民生政策值得重点关注。
刘泉红围绕“有效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进行交流,指出,要进一步落实落细“两个毫不动摇”要求,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深化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健全国有企业投资管理制度,完善国有企业分类考核评价体系;要加速推动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开展清欠专项行动,实施民营企业家培养计划,弘扬企业家精神;同时,出台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意见,促进所有制经济协同发展。刘泉红建议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引领作用,优化营商环境,为市场主体提供有力支持。
夏成楼认为,在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应将党建工作深度融入企业治理体系,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通过加强党组织建设,提升党员队伍素质,创新党建活动形式,将党建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改革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以党建引领企业战略规划、决策管理、风险防控等各项工作,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
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会办公室(战略发展部)副主任刘慧波结合行业实践,系统阐释了周期性行业高质量转型的重要意义与实施路径。刘慧波表示,中交集团在推进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中,全面覆盖并逐条落实中央文件部署,持续抓好方案落实和台账编制工作。2025年,中交集团将继续落实推进机制,对各级单位台账进行全面核查,实现基层全面覆盖。在优化改革组织推进方面,以改革数字化为依托,以双百企业和科改示范企业考核指标为标尺,全面对标对表,建联结对,共同提升。持续深入贯彻落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各项重点部署,把改革工作做实做好,争做国企改革标杆典范。
吕大强分享了地方国企在“创新驱动、市场开拓”方面的改革经验。吕大强介绍,辽渔集团作为地方国企,立足海洋经济,积极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科技创新与产业布局方面,打造国家极地渔业战略支撑,并在生物科技产业、精准医学创新研究院等方面开展创新合作。吕大强深刻阐述了国企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谈到地方国有企业开展“一企一策”改革方案,以及通过薪酬分配、项目营销、人才创新等关键举措激发市场活力。
陈翔认为,当前国资国企改革应重视产业结构调整、创新能力提高等方面,要理清深层逻辑关系,政府与企业的关系,以及做强做优做大的关系等。此外,高水平市场经济呼唤高水平国资国企改革,需重新认识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功能定位,创新资本投资体系与形成机制,完善委托代理关系和国有资本经营者市场建设,推进国有资本评价体系和机制改革。
许壮志作为地方国企代表,提出了“构建容错机制、完善激励体系”等激发国企创新活力的政策建议。他介绍了组建产业链和创新链联盟的具体做法,以及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潜力,并谈到激发企业经营活力的重要性,特别是针对基层科技型企业,希望后续改革能出台相关政策调动基层企业的创新活力。
曹玲以广西旅游发展集团为例,介绍了国企在文旅产业创新经营的实践。广旅集团通过整合旅游资源,创新旅游产品和服务,推出了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文旅项目,通过国企在文旅产业的创新经营,不仅提升了企业自身经济效益,还对当地经济发展、就业增长和消费提振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充分体现了国企创新经营对提振消费的乘数效应。
中企研副会长许金华,中企研候任副会长、中共中央社会工作部一局原一级巡视员刘续浩,中企研常务副秘书长李华,中企研各部室相关工作人员,《企业观察报》社、《国企》杂志社负责人等参加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