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18日  星期五
热门搜索:民主办会  规范运作  改革  服务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改革发展 >  专家观点
加快建设制造业强国的新时代
【添加时间:2018-01-10 】   来源:企业观察网 分享: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国有企业改革作出重大部署,为新时代国有企业改革指明了方向,推进企业改革发展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企业发展规律,坚持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标准,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经济发展。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加快推进制造强国建设,是我国工业最重要的战略任务。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强调加强建设制造强国,加强先进制造业,这是我们面向未来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对于我国打造国际竞争新优势,对于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新旧动能的接续转换,对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技术创新的主战场,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领域。

  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总体规模和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高铁、航天、核电、信息通讯等领域具有全球的竞争力,但是与主要的发达国家和制造强国相比,我国很多领域在技术创新、质量品牌等方面还存在很大的差距,结构性的失衡问题还比较凸显,必须大力推动制造业加快实现质量效益提高、产业结构优化、发展方式转变和增长动力转换。

  企业和企业家是经济活动的重要主体,改革开放以来,一大批优秀企业家在市场竞争力迅速成长,一大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不断涌现、为积累社会财富、创造就业岗位,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增强综合国力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在加快建设制造业强国的新时代,我国企业特别是广大制造业企业和企业家们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和责任,要鼓励广大企业以市场为导向,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突破和掌握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培育一批高精尖产品,打造一批国际知名的高端品牌,加快推进产业升级,在一些优势行业和领域,加快向价值链的高端迈进,努力在国际市场竞争力占据有利的位置,加快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要把支持企业做强做大与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更好地结合起来,把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与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更好结合起来,围绕中国制造2025十大重点产业领域,壮大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骨干企业和领军企业,培育一批专注细分领域的单向冠军企业。

  与此同时,要着力培养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企业家人才,各行业各领域的专家型人才和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劳动大军,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要着力营造依法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的法制环境,促进企业家公平竞争、诚信经营的市场环境,尊重和激励企业家干事创业的社会氛围,充分调动广大企业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促进制造业强国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2018年,我们将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期待着中企研秉承服务企业的宗旨,发挥桥梁和纽带的作用,推动企业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促进企业提质增效和创新发展,为激励我国企业和企业家进一步坚定改革开放信念、推动企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本文根据工信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范斌在中国企业改革发展优秀成果(首届)发布会上的录音整理)

京ICP备14027375号-1    版权所有: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   主办